神農生活 MAJI TREATS | 你農我農│神農生活下鄉│一尾銀光 千船尋
你農我農

│神農生活下鄉│一尾銀光 千船尋

| 神農生活下鄉 |

 

一尾銀光 千船尋
 

從都市出發,到海邊看看波白的浪花、聽聽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,都足以從繁忙的現世逃脫,而離台北城最近的北海岸,就提供了最便捷的逃逸路線。這條著名的藍色公路,有地形奇景,也有豐富漁產,我們一路向北前往野柳漁港,準備拜訪漁產達人林宇禾。

魚味 海味 人情味

來到野柳漁港拜訪漁產達人林宇禾的時候,晨光正從海面揚起,整個港灣波光粼粼,顯得朝氣十足。 宇禾是野柳漁家第二代,父親是船長,她年輕時也曾離鄉打拼,結婚扶養孩子長大後又再回鄉幫忙,不止幫忙漁獲產銷,也做過漁業觀光,帶團出海體驗海釣,對在地漁業生態可說如數家珍。宇禾招呼我們到港邊等候漁船入港,準備看看今天的漁獲如何,只見她一邊介紹這裡的漁產,一邊忙著和左鄰右舍打招呼,她嗓門清亮,連要問候約百公尺外、剛入港漁船上的漁民也不成問題。漁船一艘一艘依序進港,小小的漁港頓時熱鬧了起來。

宇禾說,她曾看過最多近百艘船從遠海到準備進港,海面上滿滿漁船,場面壯觀,甚至自傲地說,在港邊遠遠看見海上拇指般大小的船頭、船形,她就能一眼辨別這是不是她父親的船,隨即她指著一艘進港漁船說「這不是我們家的,這是我姨丈的船」,果不其然,她看見船上的姨丈並大聲招呼。姨丈的兒子又是更年輕的一代,學校畢業後回鄉幫忙,整個家族總算不是只有老一輩留在這裡,宇禾感嘆,出海捕魚工作辛苦,除了工作時程常常是夜出晨歸,近海暗流、暗礁四伏,稍有不慎船身觸礁,下場就是船毀人亡,年輕人看到出海工作風險如此之高,自然不想留在故鄉打拼,即便當到船長的收入堪比電子新貴,仍乏人問津。

「所以我們也只能找外籍漁工來補足缺少的人力」宇禾說。雖然漁村人口外流的現狀讓她一度眼神黯淡,但一談到家族漁產事業,她立刻眼睛一亮,入秋後正值白帶魚、花蟹、三點蟹、石蟳等萬里蟹盛產時節,父親的船就是主攻捕釣白帶魚,她拍胸脯保證,想吃這些時令漁獲一定要來萬里野柳,絕對新鮮沒話說,還透露自己鮮少在都市餐廳點這些時令漁獲,想是漁家子女的生活日常,養成了一副不妥協的刁嘴。

「我爸的船回來了!」宇禾雖已是當媽的年紀,在看見父親的漁船進港時,仍雀躍地像個小女孩。隨後我們一行人便轉去父親停靠的港邊。

銀光 流影 一支釣

白帶魚因為產量豐富,內銷價格不佳,直到外銷中國市場需求量日益增長,價格才稍有起色,野柳漁港的漁民並非都以捕白帶魚為業,也有小卷、透抽等其他經濟魚蟹,而為什麼北海岸萬里、野柳一帶的白帶魚特別肥美呢? 地理位置可說是決定關鍵。

白帶魚屬於「洄游漁類」,會隨喜好的水溫環境與產卵需求而洄游與不同水域,台灣北海岸外海海域,入秋後,會有北上溫暖的黑潮與南下寒冷的親潮交會,孕育大量浮游生物並隨之流動,喜好溫暖水域的白帶魚,便會順著海流自彭佳嶼方向南下覓食, 宇禾指著遠方說 「白帶魚集結的位置正好就在野柳外海的磺港瀨」, 飽餐後的白帶魚銀白肥美,不是其他海域可媲美的, 就連宜蘭南方澳、烏石港的漁船都會來此捕釣。

不同於台灣西南海域以定置網、拖網方式捕撈白帶魚,野柳漁港等東北海域主要以一支釣漁法釣捕白帶魚。不過白帶魚白天在海洋深水層休息,夜間才會游上至淺水層,所以捕釣白帶魚的漁民們都是下午三、四點出港,航行2個多小時抵達約莫12海哩的外海漁場,等天光暗下,船長將船轉成頂風方向,下風錨避免船身飄離漁場,再打開集魚燈照明,讓經驗老到的船長方便搜尋白帶魚魚群,此時漁民也會下竿試釣,確認魚群集結的位置,一般釣白帶魚使用「鐵板竿」,魚餌則使用秋刀魚或季節性的小青鱗魚,宇禾詳細介紹,這就是所謂白帶魚「一支釣」的釣捕方式。

聽完介紹,我不禁納悶,為什麼是拿釣竿一隻一隻釣呢? 不會很沒有效率嗎?宇禾解釋,白帶魚也可以用定置網、拖網方式捕撈 ,但因為白帶魚魚身光滑細緻,碰上魚網或捕撈過程中大量魚隻交疊,容易讓魚身出現傷痕,新鮮度與賣相都會大打折扣,而且,白帶魚數量尚稱豐富,也容易上鉤,「一支釣」方式除了能確保魚身不受損傷,也不會有漁網大小通抓,造成過度捕撈的情形,較能維持生態平衡。

此時,天光全亮,昨晚出海的船隻紛紛在早上7、8點回港, 宇禾爸爸的船也靠岸了,一桶一桶的漁獲卸放港邊,細長的白帶魚,幾乎每一隻都超過一個手臂長,魚身上閃爍的銀光,就是生猛鮮活的最佳保證。宇禾為了招待我們,當場挑了兩條肥美的白帶魚要帶回去料理,她熟練地比劃了一下,表示挑選美味白帶魚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量測背鰭到魚肚的寬度,以成人手指併攏的 三、四指幅為佳。結束了港邊的採訪, 宇禾便帶著我們到她的住所,準備大展身手料理白帶魚。

刀切 油煎 入口化 

宇禾的家就在離漁港不遠的山坡上,視野極佳,可以遠眺整個野柳漁港甚至到野柳公園。一面介紹住家環境,一面拿起白帶魚就往廚房走的宇禾,繼續介紹手上的白帶魚, 宇禾表示,其實白帶魚的長度還能長到跟人一樣高,但論美味, 還是「三、四指寬的最棒」,這個大小的魚肉質細嫩緊緻,超過四指寬的白帶魚,數量較少,肉質也較粗硬,除了大小,也要看魚身上的銀鱗是否光亮完整、魚眼是否透白清澈,這些都是挑選白帶魚的重點。

宇禾豪邁下油,開中大火把魚塊下鍋煎得赤熟,翻面加油後再煎,最後轉小火,待魚身兩面都呈焦黃色就可起鍋。此時整個屋子裡飄散著濃厚魚味油香,這是屬於在地小漁村的媽媽味。乾煎後的白帶魚,銀白色魚身成了金黃色, 令人食指大動 ,宇禾將鍋裡的魚裝盤上桌,熱情招呼我們入座,雖然採訪團隊都已吃過早餐,還是忍不住一口接一口,不一會兒,盤上就剩下魚骨了。

結束採訪之際,談到未來的計劃,宇禾表示,希望有朝一日把住所打造成民宿,除了提供住宿,還能兼有帶團導覽生態之旅的功能,讓更多人能來到這裡了解海洋文化、體驗漁港生活「甚至可以有料理小教室啊」她笑著說。取之於海,用之於海,最後回饋於海,達成人與自然間的平衡,想是她心中理想的烏托邦。



攝影/子鑫  文字/Kris Ko  編輯/Rabbit, Kai chi, Ann 

News Letter

訂閱
若想得到神農生活的最新活動訊息,請輸入您的 E-mail
取消電子報請點此